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4 丨 渝ICP备2021003554号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丨 邮编:402760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1434373 丨举报邮箱:cqbsb@163.com
“云巴”效果图
2月22日,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和“云巴”项目,在璧山国家高新区开工建设。
2017年8月7日,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璧山时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成为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
此次开工建设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是比亚迪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首个电池生产基地,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为全市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亚迪“云巴”项目,是西南地区的首条“云巴”线,将进一步推动城区内部区域交通联系,解决城市交通“微循环”,为“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两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也让璧山在“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家园”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区委书记蓝庆华、区长秦文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强、区政协主席向邦俊出席开工活动。
构建绿色产业集群 助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
去年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渝举行,“智博会”上,比亚迪公司与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璧山建设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据比亚迪公司高级副总裁吴经胜介绍,该项目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线8条。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动力电池20Gwh生产规模。
“该项目将采用全球领先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零污染、零排放,符合当前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吴经胜表示,该项目是比亚迪公司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项目。未来,公司将与璧山一道,整合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相关产业,使璧山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为重庆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力助推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为城市绿色出行提供示范 “云巴”项目年底投运
当日,比亚迪“云巴”项目也同步开工建设。
什么是“云巴”?它和地铁、轻轨有何区别?
吴经胜介绍,地铁主要解决大运量,轻轨主要解决中运量,前两者就像是人体的动脉,而“云巴”更像是人体的毛细血管,与各条交通动脉进行有机连接,形成城市交通路网,有效解决城市短途和小运量出行,打通城市“微循环”。同时,与地铁、轻轨相比,“云巴”具有震动和噪音小、爬坡能力强、节能环保等优点,特别适合在景区、山城区进行建设,为“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按照规划,该项目直接投资约1.1亿元/公里,线路全长15.4公里,起于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站,止于璧山高铁站,设车站15座,车辆场及控制中心1座,年内建成通车。同时,“云巴”将途经枫香湖儿童公园、秀湖汽车露营公园、秀湖公园等城市公园,并与六旗乐园相连,形成一道独特的旅游观光线路。(下转4版) (上接1版)
吴经胜说,璧山“云巴”项目还是西南地区的首条示范线,通过示范带动,“云巴”有望在西南地区进行推广。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挺起璧山经济脊梁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深圳,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等产业。2017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059亿元,获得“2017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荣誉。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抓“治污”,推广“云轨”“云巴”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抓“治堵”,这是比亚迪公司的两大战略目标。此次两大项目落户璧山,比亚迪公司将与璧山一道,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城市绿色出行。
蓝庆华在开工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通过这次深度合作,我们体会到了比亚迪公司的深谋远虑,感受到了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的独特魅力,更洞见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于未来,我们已是满怀期待。
蓝庆华强调,工业是璧山经济的脊梁。当前的璧山,正在聚焦供给侧、智能化、高质量,积极培育创新创造新动能,倾力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构建支撑经济发展的工业体系。我们相信,有重庆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有璧山优质的营商环境,璧山一定是比亚迪扎根的肥沃土壤。我们更加笃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技术含量高、环境质量优、生命周期长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一定会迅速崛起。
何平、李金泉、万容等区领导出席开工活动。
(记者 谢捷 曾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