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4 丨 渝ICP备2021003554号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丨 邮编:402760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1434373 丨举报邮箱:cqbsb@163.com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大路街道新房村的龙门溪,一座座古朴整洁的房屋建筑映入眼帘,河道弯弯、溪水潺潺,林木葱葱,鸟声鸣鸣,不少的学生、艺术家在此写真。
龙门溪位于新房村5组,曾是璧山区龙门溪乡政府的所在地,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龙门溪大桥,横跨龙门溪老街,2016年成为璧山唯一入选全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的建筑。随着1985年公社并乡,2004年撤乡并镇,龙门溪逐渐没落,多数房屋空闲了下来。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闲置房屋,2022年,市人大代表、新房村党总支书记蒋学科组织召开“三级院坝会”,和党员、村民们一起寻思路、找方法。通过多次论证商讨,新房村决定利用龙门溪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按照“村委会+企业+农户”的模式,将收储的闲置房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打造成集文化传承、农耕体验、民俗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地。
“现在我们发展了龙溪茶馆、龙门溪市场等多个休闲娱乐项目,帮助12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蒋学科说到,“从运行至今,不到一年,就为村集体带来7.5万元收益。”
龙门溪农文旅项目只是新房村众多红火的产业之一。行走在新房村里,宽敞平整的硬化道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错落有致的院落村社依次排开、崭新明亮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路边……处处可见“希望的田野”,释放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但以前的新房村,却是村庄老旧、道路破损、产业薄弱,资产少、耕地少、产业少,被群众戏称为“新房村里无新房”的落后村。
“我们村底子薄,只能在盘活闲置资源上下功夫。”蒋学科介绍,区里提出打造“大路康养城”后,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2021年9月,新房村成立全区第一家村级劳务公司——康庄劳务公司,陆续承接了32个项目,给村集体创造纯收益20余万元,帮助解决村里困难群体就业9人,打响了发展壮大集村体经济的“第一枪”。
如今,新房村通过发展康庄劳务公司、实施“龙门溪”农文旅发展等项目,形成了劳务公司、设备租赁、农文旅项目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有效增强了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余万元,纯收益达30余万元,阵地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环境美化等村民关切问题陆续得到解决,蒋家湾院子、民情茶馆、农家书屋等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下一步,我要继续挖掘优势资源,拓延产业链条,把村集体经济办得更好,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生活。”蒋学科说。(通讯员 王智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