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355581679521792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综合 >> 新闻详情
【一把手谈落实】全链条全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璧山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专访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友忠
编辑: 白林子 2025-01-24 14:23:51

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两会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思路举措、作出了安排部署,指出了发展方向。如何真抓实干将“愿景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近日,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友忠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25年,区科技局将全面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区两会精神,围绕我区六大产业发展,以“双倍增”行动、创新报表为重要抓手,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支撑引领新时代璧山高质量发展。

记者:2024年,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友忠:去年以来,区科技局围绕建强高能级创新载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完善成果转化体系、提供优质创新服务重点发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6.2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67%;重点实验室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98个,全市首个国家级高效能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获得国家、市级支持科研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461家、2262家;技术合同交易额预计达到10亿元,4家企业荣获科学技术奖,龙润转向等7家企业上榜2024年重庆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记者: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并且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璧山有哪些亮点?

刘友忠:过去一年,我们围绕全区六大产业,大力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建立科企、高企梯次培育机制,审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65家,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新增354家、60家、3家。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青山为全市唯一入选“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龙润转向等13家企业成长为市级瞪羚企业,大江动力等3家企业获评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重庆弗迪等6家企业入围全市民营制造业企业百强。此外,我们还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建设8平方公里“梦界空间”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数字经济项目13个,为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

记者: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两会明确了2025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区科技局作为推进科技创新极其重要的一环,下一步将重点聚焦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刘友忠:新的一年,区科技局将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新的举措,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奔赴”,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璧山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集聚商业论证、项目管理、投资渠道等为一体的概念验证多元生态体系,打造一批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积极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注重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支持企业与高校、大院大所共建企校科技创新产学研平台,建立动态培育名单,谋划布局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围绕区内六大产业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力争突破一批事关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新产品,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

记者:请问下一步我区在开展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谋划?

刘友忠:接下来,区科技局将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两会精神,对标对表推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将继续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度、贡献度,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创新主体地位,深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 谭靖怡 实习生 吴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