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025028425592832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综合 >> 新闻详情
【散文】高考的余烬与新生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曾令君 2025-06-13 10:05:52

□ 耿鑫田

  那些天,时间仿佛被强酸腐蚀,一日日溶解得缓慢而黏稠。人坐在书桌前,心却像悬在半空,无所依凭,又无处安放。六月的风里,燥热裹挟着蝉鸣撞入窗内,而我只能低头在书页和习题之间往复巡梭。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像是白纸上的蚂蚁军团,爬得人眼花缭乱,心慌意乱。

  记得临考前最后一晚,我抱着书本靠在床头,翻着翻着,那些公式、概念如同散沙般从指缝滑落。我慌乱地想把它们重新聚拢,它们却固执地逃窜,书页越翻越响,心底的窟窿却越来越大。夜半时分,窗外有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极了时间踮着脚尖从我耳畔溜走的脚步,我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恐慌,怕自己握不住这最后一缕夜的衣角。于是干脆熄了灯,黑暗中睁大双眼,只觉心跳擂鼓,在寂静里格外沉重地敲打着胸膛——原来所谓人生大关,临了竟只余下身体里这一颗惶然的心在擂鼓呐喊。

  考试那几日,我踏进考场,如同迈入一个由无声构成的结界。笔尖划过纸张的摩擦声,监考老师轻轻踱步的足音,窗外偶然传来一声模糊的车笛声……一切都像被一层无形的膜隔开了。我屏息凝神,仿佛置身真空,只有眼前试卷上的字句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笔尖在纸上疾走,每一笔都郑重地压上生命般的重量,不容丝毫闪失。偶然抬头,瞥见窗外一角天空,蓝得那样透亮而辽远,竟有些恍然隔世之感:原来这世界并未因我们笔下的鏖战而暂停呼吸,它依旧运转如常,以我们无暇顾及的姿态。

  最后一门结束的铃声响过,我走出考场,骤然卸下千斤重担。世界的声音一下子涌了过来:家长们焦急的呼唤、同学们放肆的笑闹、车流在远处奔腾……阳光猛烈地泼洒下来,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也几乎要融化掉我僵硬的骨头。我慢慢走着,只觉得心像一只饱胀的气球被骤然松开,轻飘飘地浮在云端。眼前那些平日寻常的树影、楼角、街景,似乎都重新镀上了一层新亮的釉彩,明晃晃地刺眼——原来沉重的背负之下,竟看不见生活本来的颜色。

  日子在等待中变得黏稠而漫长。我终日无所事事,仿佛飘浮在时间的虚空中,身体松弛下来,精神却总被一个悬而未决的问号牵扯着。终于到了查分的日子,电话里那个机械的女声报出分数的一刻,世界霎时静默了。数字在耳边炸开,心重重一跳,随即一股滚烫的喜悦如热流般从脚底冲上头顶。我丢下话筒,奔向父母,母亲的眼角顷刻泛起湿润的光泽,父亲使劲拍着我的肩膀,那一下下落在肩上的力量,仿佛也敲碎了我心口悬着的最后一块顽石。原来“喜悦”并非虚幻的云彩,它竟有如此沉甸甸的分量,压得人鼻尖发酸,又熨帖得人浑身舒展。

  填报志愿时,我捧起那本厚如城砖的报考指南,如同捧起了自己命运的地图册。手指在纸页间摩挲,目光在五花八门的专业名称上流连,每一个字眼都仿佛带着魔力,指向一个陌生而辽阔的远方。我对着地图册,描画着未来:或许会去一座有海的城,在陌生的校园里漫步,在图书馆高大的书架间穿梭,在实验室探索未知的奥秘……每一幅图景都镀上了金色的光晕。我甚至看见自己背着行囊站在异乡的站台,风从远方吹来,带着自由的气息——那正是我渴望已久的味道,一种挣脱了既定轨道、奔向无限可能的轻盈与期冀。

  如今回望,高考已沉淀为记忆深处一道深深的辙印,清晰而遥远。它确曾像一座大山横亘在青春的路口,让我们背负着期望与恐惧,在题海的迷雾中踽踽独行。但当我们终于翻越,回头望去,那山峦的轮廓在时间的烟霭中竟显得如此柔和。它终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更像一个起点——它教会我们忍耐孤独的重量,品尝坚持的滋味,更在汗水与期盼的淬炼后,猛然推开了那扇名为“未来”的沉重之门。

  门后,并非坦途,而是更为广阔的旷野。那些在灯下枯坐的夜晚、在考场上屏息的瞬间、在等待中焦灼的分秒,并未随风散去,它们化作了我们精神骨骼深处看不见的钙质。原来高考这一场盛大的燃烧,并非为了灰烬的余温,而是为了锻造我们灵魂深处那点不灭的、敢于再次点燃自己的火种——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真正的重量,不在于试卷上冷硬的分数,而在于此后面对那无限延伸的旷野时,胸膛里始终保有的那团炽热、不息、向着光明的温度。

  高考的火焰熄灭后,人生的长路才真正在脚下铺展,向着更辽远的光亮延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