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251685377769472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综合 >> 新闻详情
【七嘴八舌】当毕业典礼成为“最后一课”—— 以新意破局 用心意育人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曾令君 2025-06-30 14:29:21

  当高校毕业典礼渐趋程式化,延边大学食堂阿姨的质朴发言、中山大学后勤人员登上典礼舞台的创新之举如一股清流,为这一重要仪式注入了盎然生机。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背后是教育者的深思熟虑——以新意破局,用心意育人,在庄重仪式中传递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新意,在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桎梏。长期以来,毕业典礼多以校领导致辞、教师寄语、学生代表发言为主轴,庄重有余而灵动不足。邀请食堂阿姨、后勤人员等“幕后英雄”走上舞台,将最日常的生活细节升华为生动的教育素材,打破了发言主体的固有框架,提供了平凡视角下的全新叙事。它无声地诠释着:教育的场域无处不在,人生的价值不仅闪耀于宏大成就,更蕴藏于平凡岗位的坚守。

  心意,则是新意之下深藏的育人本真。邀请基层工作者参与,绝非博取眼球的噱头,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情诠释。后勤人员日复一日地服务保障,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感恩实践课。学校借此引导学生看见身边平凡劳动者的价值,培育感知付出、体悟共情的能力,传递出尊重劳动、敬畏平凡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母校向学子传递的无声关怀:无论天涯海角,母校的目光始终温暖,关注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毕业典礼上的新意与心意,映照着高校教育理念的革新方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滋养与人格的塑造。当毕业典礼跳出固有框架,以创新形式承载育人深意,它便超越了仪式的表层意义,成为一堂意义深远的“最后一课”:追梦路上,既要仰望星空,亦需脚踏实地;成就自我之时,更要心怀他人与社会。

  期待更多高校能以创新的勇气打破常规,以育人的初心传递温暖,让毕业典礼不仅是校园生活的告别式,更能成为学子人生路上一座温暖而坚定的精神灯塔。

  (熊浩 代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