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4 丨 渝ICP备2021003554号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丨 邮编:402760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1434373 丨举报邮箱:cqbsb@163.com
六月的重庆,葡萄架下已缀满饱满的果粒,采摘园里的欢声笑语拉开了一年一度的葡萄季。在重庆葡萄产业的版图里,“璧山葡萄”拥有厚实的“家底”——这里是全市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生产基地,蜜丽、阳光玫瑰等良种享誉业内,更坐拥“中国优质葡萄之乡”“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金字招牌。
然而,一边是亩产丰饶、品质顶尖,一边是区域品牌声量不足,如何让“璧山葡萄”从“好葡萄”成长为“名葡萄”,成为破局之问。
“璧山葡萄”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根源在于品牌建设的“三重断层”。其一,品牌矩阵分散,农户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引领,消费者只知“好吃”却不知“来自璧山”;其二,价值链条短促,多停留在“种植-销售”的初级阶段,采摘体验、深加工等增值环节不足,难以形成记忆点;其三,传播路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批发渠道,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故事化表达和场景化营销缺位,品牌认知难以穿透市场。
打响“璧山葡萄”品牌,需以“三步棋”构建全链条品牌生态,让优质产能转化为市场影响力,真正实现从“优品”变“名品”。
第一步棋,当在“聚合力”中落子,构建统一品牌矩阵。一方面,可建立“母子品牌”体系:以“璧山葡萄”为母品牌,统一包装标识、质量标准和宣传口径,鼓励种植户、合作社培育“子品牌”,形成“一母多子、各美其美”的格局。另一方面,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通过权威认证强化对“正宗璧山味”的认知,让消费者一看到“璧山葡萄”四个字,就联想到“规模大、品质优”的核心标签。
第二步棋,应在“讲故事”中布局,创新营销传播路径。线上可打造“葡萄季云直播”,让种植户走进镜头,讲述“有机肥培育”“晨露采摘”的细节;线下可进一步升级葡萄文化节,设置“葡萄品鉴会”“亲子酿酒体验”“葡萄主题摄影赛”等活动,让消费者从“买葡萄”变成“体验葡萄文化”。更要借力供货优势,在合作品牌的包装、宣传中嵌入“核心原料来自璧山”的标识,让“幕后英雄”走到台前,形成“知名品牌背书+区域品牌增值”的联动效应。
第三步棋,要在“拓渠道”中收官,构建多元传播网络。线上入驻主流电商开旗舰店,对接社区团购推“鲜采套餐”,借社交平台造话题促用户自传播。线下在商超设专区、便利店推试吃装,强化终端认知,并跨界联动咖啡馆、旅行社,开发特色产品和采摘游,延伸销售渠道。让“璧山葡萄”从批发幕后走向终端前台,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认知穿透。
从“优品”到“名品”,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长,更是农业价值的跃升。当“璧山葡萄”的品牌旗帜真正竖起,才能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相信这颗盛夏的果实,必将在品牌的加持下,结出更丰硕的未来。( 熊浩 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