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4 丨 渝ICP备2021003554号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丨 邮编:402760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1434373 丨举报邮箱:cqbsb@163.com
作为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片和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争资引项优先级全区首位街道,近年来,青杠街道始终秉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理念,以锐意创新的作风激活乡村发展动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
本期访谈,区融媒体中心邀请到青杠街道办事处主任董文华作客《秀湖会客厅》,分享街道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创新举措、攻克难题的实践路径。
主持人:董主任,青杠街道作为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片,如何打好“改革牌”,全力推进云台田园项目建设?
董文华:云台田园项目是我们推进林改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争资争项的重大平台。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进下,云台田园项目已经拉开大幕、蔚然成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覆盖面广、子项目多。涵盖了青杠示范片16.7平方公里,今明两年将接续推进77个子项目,涉及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森林火灾防治、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二是争资效果较好,产业导入较快。已争取上级资金8600万元,带动企业投资4700万元,鹿王谷一期已投用,2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基本建成,8.9亩康养小院样板间即将启动建设。三是改革起步有一定辨识度,在全市率先完成林地矢量化、确权登记,创新性开展土地优化调整试点和“数智林权”建设,正努力打造具有“璧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主持人:董主任,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发点是生态保护,落脚点是惠民富民。请问青杠从哪些维度赋能民生福祉?
董文华:我们致力于让改革成果惠民有感,主要是找准三个切口,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切口,自来水上山,解决林区近千名群众紧迫的靠天吃水问题。塘坊、清明两个社区计划今年内完工,石河社区明年实施。第二个切口,确权登记、流转林地,解决林农当期增收的问题。目前重庆林投公司已流转集体林地约9000亩,帮助林农每年稳定增收50万元,后续还将实现林木采伐分红等动态收益。第三个切口,农文旅融合,解决林区未来可期的问题。正深度挖掘老关口资源,推动明代、清代古驿道整体保护修复,打造古驿道文旅IP。已涌现出云溪谷、百佳湾等一批精品民宿,百草湖乡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些农文旅项目将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主持人:董主任,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青杠街道坚持将改革经验转化为城市更新实践—2025年青杠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争资引项优先级位列全区首位。请问青杠是如何确保“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贯穿政策落地全过程?
董文华:今年以来,我们谋划包装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批率100%,成功争取中央资金1.04亿元,惠及3个社区、6600余户居民。几个项目成功获批,主要有三个体会:
一是调研细。召开“三级院坝会”8场,聚焦外墙砖脱落、停车配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群众需求百余条,确保改造内容更贴民心。二是对接紧。提前研究中央资金支持方向,积极争取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委指导,提高项目可研、初设精准度。三是重点突出。坚持划小单元、街区式推进,避免“撒胡椒面”,集中力量实现改一片成一片。
主持人:董主任,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关注度很高,请问青杠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董文华:项目获批就是项目建设启动的发令枪,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围绕“早开工、快建成、少扰民、高质量”目标,确保2026年前如期完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此,我们组建专班盯着干,践行一线工作法,画出项目建设“鱼骨图”,挂图作战、打表推进。瞄准堵点加快干,开好院坝会,优化施工组织,最大限度降低改造工程对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统筹谋划持续干,分年度分片区持续推进争资争项,力争三年左右实现城区品质整体焕新。
(记者 冉杰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