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4 丨 渝ICP备2021003554号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双星大道369号 丨 邮编:402760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1434373 丨举报邮箱:cqbsb@163.com
暑假开始后,孩子们从学校的集体生活回归家庭生活,对于上班族来说,“谁来带娃”成了难题。时下,璧山各地悄然兴起的暑期托管营,凭借其专业细致、周到贴心的服务,既有效缓解了家长的带娃焦虑,也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有所托”更“有所获”,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7月21日早上8点,记者在青杠街道青山社区公益暑期托管营看到,20余名孩子正跟随老师学习鼓乐,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洋溢着专注与欢乐。
“我们上班忙啊,孩子放假了是真愁人!像放高温假还能带出去耍几天,回来就只能让孩子自己待在家里。上白班就晚上能管管,上夜班也就上午能看一会儿。”一位家长坦言,因为上班在家陪娃的时间有限,一放假,孩子谁来带,孩子的学习谁来监督?这些问题一直让他们犯难。
为解决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青杠街道推出“青心相护”暑期公益托管服务。 该服务主要面向有托管需求的小学1至6年级学生,并优先保障产业工人家庭子女、困难儿童、困境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留守学生等平日家中无人照看的群体。 托管营不仅提供基础的作业辅导与阅读学习空间,更精心设置了非遗手工、科学实验、舞蹈、话剧等多样化课程。通过这种既“托”又“管”还“教”的模式, 有效解决了孩子“看护难”的问题,更让孩子们的暑假有去处、有伙伴、有收获,真正拥有了安全又充满乐趣的“趣”处。
“在家就我一个人,闷得慌。这儿有老师教,还有好多同学一起玩、一起学,有意思多了!”学生小赵高兴地说。
“我和孩子爸爸平时要上班,放假了孩子就没人管,多亏社区开设了暑假托管班,往年头痛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青山社区居民贺喜感叹道。
优质托管服务的背后,是青杠街道在资源整合上的精心布局。 据了解,为精准服务辖区居民,街道提前摸排辖区产业工人、特殊家庭托管需求,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辖区优秀教师、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社区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青少年之家、图书室、书画室、会议室、舞蹈室、文体场所等现有阵地,构建起支撑暑期托管服务的坚实底座。
青杠街道群团综合岗负责人张蕾表示:“我们希望托管不是简单的看管孩子,更要成为孩子们在暑期素质提升的‘第三课堂’。”
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托管服务突出“看护+教育”的模式,成为了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成长体验的重要平台。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通过知识竞答小游戏,寓教于乐地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常识与自救技能。
“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我们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愿意打开话匣子,跟我们玩成一片。”志愿者小王告诉记者:“像今天这个防溺水游戏,就是边玩边学,效果特别好。”
当前,璧山共有38个暑期公益托管营开班,并在部分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托育点,提供“朝九晚五”服务,覆盖30余个社区、企业和单位。这一服务有效缓解了家庭暑期看护难题,赢得广泛赞誉。
然而,在覆盖面扩大的同时,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记者从团区委了解到,当前我区公益托管服务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场地资源紧张,符合儿童活动需求且便利的场所不足;二是学生出勤稳定性不足,部分家庭假期安排变动导致出勤波动,影响资源利用;三是专业志愿力量短缺,尤其缺乏具备教育背景、能长期服务的志愿者,限制了公益托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质增效。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对接各镇街利用闲置场地加强托管营覆盖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详细了解政策,通过口口相传让大家从第一视角了解服务内容,提升出勤率。同时推进与学校、‘五老’志愿者、职能部门进行联动,丰富托管营活动,提升托管质量。”
暑期托管营,托起的不仅是一个个孩子的安全与欢乐,更是万千家庭的安心与期盼。从基础的看护到丰富的素质拓展,这些探索正努力填补假期家庭照护的“空窗期”,成为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民生有温度的生动注脚。诚然,场地、师资、稳定性等挑战仍需各方合力破解,但璧山通过盘活资源、联动志愿力量、精准施策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彰显着为职工解忧、为成长护航的决心。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持续优化的探索中,公益托管服务能更广泛、更优质地覆盖,稳稳托举起家庭的希望与城市的未来。(记者 冉杰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