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362222750543872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综合 >> 新闻详情
一粒南瓜籽的乡村振兴路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曾令君 2025-07-25 17:37:55

“邴书记,又这么早来了啊。”“哈哈,就是想来看看这些宝贝南瓜。”7月23日一大早,广普镇坪中村驻村第一书记邴冰冰刚忙完手头的工作,便快步扎进农户的南瓜地,细细询问采收进度。

眼下正值南瓜丰收的关键期,这几日,他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转几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邴冰冰在办公

2023年,时任区委网信办干部的邴冰冰接到调令,成为坪中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锚定当地特色资源——脐橙,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壮大脐橙产业、拍摄村宣传片、开发乡村旅游、推动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赢得了村民们的真心点赞。

探亲偶遇新商机 试种打开增收窗

金灿灿的南瓜

就在脐橙产业如火如荼之时,邴冰冰却突然对南瓜铆上了劲。

“单靠一种农作物撑不起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这是邴冰冰驻村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坪中村的4425位乡亲,除了传统脐橙种植这一基本盘外,尚有发展多元作物的更多选择。

2024年春节他回山东老家探亲时,一则陕西企业发展南瓜产业的消息,让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这是一种用来出产南瓜籽的特殊南瓜,若能适应本地水土,或许能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邴冰冰将南瓜运送到地窖

带着这份期待,邴冰冰立刻联系上陕西省榆林市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逐项核实南瓜品种特性、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及收购模式。经过多轮沟通确认可行性后,2024年3月,企业寄来了试种种子。

为打消村民顾虑,邴冰冰和村干部冉成梅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走遍全村各生产队开院坝会、挨家挨户唠家常。他们一笔笔算收益账,号召党员和村支两委干部带头试种。终于,部分村民卸下思想包袱,加入了试种队伍。

试种很快传来捷报:南瓜顺利挂果,采收的南瓜籽卖出了不错的价钱。这份实打实的收益,让邴冰冰更有底气推动产业落地。他趁热打铁,邀请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技术员多次赴村考察。“坪中村的气候、土壤太适合南瓜生长了!”技术员实地采样检测后的肯定答复,为双方合作吃下“定心丸”。

2024年登云坪阳光脐橙文化节期间,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不仅为活动捐款1万元,还带来价值2000多元的成品南瓜籽和试吃包,让村民和游客亲身体验产品品质。也是在这次文化节上,坪中村引进优质南瓜品种“民丰一号”,并与老闫家正式签订200亩南瓜种植合作协议,初步构建起“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稳固机制。

订单农业稳人心 百户共种致富瓜

南瓜籽

协议签订后,有村民悄悄嘀咕:“要是市场上南瓜籽供过于求,公司收够了,会不会拒收我们的?”带着村民的疑问,邴冰冰第一时间找到企业负责人。

对方给出斩钉截铁的答复:“和百姓签约的量,永远只占公司需求量的百分之八十。”

这番承诺让村民们彻底安了心。原本犹豫观望的农户纷纷到村委会报名,全村种植户从试种时的10多户猛增到100 多户。

“邴书记是真心实意为大伙儿办事,我们肯定全力支持!”村民刘云胜笑着说,家里原有的花椒、脐橙,加上新种的三亩南瓜,一年下来能多挣不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南瓜育苗移栽期间,邴冰冰每天清晨都要到地里转一圈,查看长势、记录数据。遇到村民不懂的技术问题,他立刻联系企业技术员远程指导,确保种植环节万无一失。

“这片南瓜是今年 3 月种的,这几天正好采收。”邴冰冰指着田垄里饱满的南瓜介绍,南瓜适应性强,坡地、空地甚至房前屋后都能种。采收后在阴凉处放半个月“养熟”,破开取籽晒干,就能直接寄给企业加工。

更让村民认可的是,南瓜种植不仅省心,收益还很可观。邴冰冰给记者算了笔明白账:村里除了蓬勃发展的脐橙产业,还种植了部分花椒,其平均亩产为1250斤,按近两年每斤 2 元的市场价,每亩收入2500元,且采摘费用高昂,需打药十二三次,对土地和环境影响较大;而南瓜每亩种400棵,每棵平均结3个瓜,每个瓜可产2.5两瓜籽,一亩地能产籽300 斤,按最低收购价10元/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性价比明显更高。

全链开发拓效益 综合利用促振兴

破开南瓜取出南瓜籽

南瓜籽卖钱了,南瓜肉怎么办?邴冰冰和村干部们动起了脑筋,决定探索南瓜肉的循环利用。他们特意订购了两头猪仔,交由南瓜种植户喂养,专门用南瓜肉混合玉米糠麸当饲料,准备试验南瓜猪肉的口感。

“这么做一来能填补八九月份红苕未成熟的饲料空档,二来成本比用红苕低至少三分之二。”邴冰冰算了笔细账:红苕每斤要5毛,而按南瓜肉每斤0.15元计算,每亩可额外增收600元,刚好能覆盖南瓜种植的种子、肥料和农药成本,“相当于南瓜籽成了纯利润”。

这种“南瓜全利用”的创新思路,吸引了广普镇白鹤村、正兴镇大面坡村、河边镇浸口村等多地的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前来考察,大家对这种多元发展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

如今,望着200亩丰收中的南瓜田,邴冰冰又有了新规划:“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深化‘南瓜肉养猪’的生态循环模式,同时联合企业研发南瓜面条等深加工产品,让产业链更长、村民收益更稳,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记者 朱大亮 实习生 郭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