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393610217783296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镇街 >> 新闻详情
一场双向奔赴的“兴隆”之约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曾令君 2025-08-08 14:59:00

8月7日,当清晨微光漫过城区街道,家住南河丽景小区的谭明艺早已等候在 106 路公交站台。这趟开往半小时外大兴镇兴隆集市的公交,是他每周与乡村新鲜滋味的约定,手机屏幕上的站点提示被反复确认,生怕错过那声报站的暖意。

同一时刻,大兴镇长隆村的脱贫户石秀英正踩着露水在菜地里忙碌。带着晨珠的青菜、水灵饱满的萝卜被仔细择净,整齐码进背篓,沉甸甸的分量里,藏着对集市的热望。

当公交车稳稳停在集市入口,谭明艺循着喧闹声走进来,恰好撞见石秀英刚把摊位摆妥。一声带着乡音的招呼,一次城乡烟火的相遇,这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奔赴之约,就此在晨光里温暖启程。

集市上,像谭明艺与石秀英这样从城乡两端赶来的“赴约人” 还有许多。蜜莉葡萄、番茄、蜂蜜、苦瓜...... 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在摊位上舒展着新鲜;村民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交织着城市居民买到称心 “土货”的爽朗笑谈,共同晕染出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

“快来尝尝我们村的黄桃、歪嘴李、玫瑰李,好吃得很!”联盟村工作人员张青兰边招呼顾客边朗声说道,“这集市人气旺,就想让更多人晓得咱村的好果子,帮乡亲们多销点,多挣点。”

朝元村的花椒摊位前香气袭人。“集市真是帮了大忙!” 守摊村民胡凯笑得眼角堆起细纹,“以前要么贱卖给贩子,要么自己扛着到处找销路。现在搁这儿卖得快,价钱还比给贩子划算,再不用愁销路卡脖子喽!”

“听说这儿专卖地道土货,特意绕路过来。” 专程驱车而来的市民王明德晃了晃手中沉甸甸的塑料袋,“黄桃甜得润喉,花椒香得窜鼻,价格还实在,这路边集市逛着真对味!” 一旁的市民也连连点头:“朋友圈刷到就来了,花椒、藤藤菜带着露水呢!盼着能一直办下去!”

这份便利与热闹,源于对民生难题的巧思化解。2022年,连接璧山城区与大兴镇的茅莱山隧道正式实现双洞双通,大幅拉近了附近乡村与城里的时空距离,引得城市居民纷纷前来“寻鲜”。于是,隧道口附近在路边占道摆摊的村民也愈发多了起来,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镇人大代表提了建路边集市的建议,很快得到回应。”长隆村党委书记张海忠回忆,建议提交后,镇政府迅速行动,专门开辟了临时场地规范办集,“去年上半年,集市旁又设置了公交站点,更方便了!”

几年下来,从安置散户的 “民生场”,到助农增收的“致富场”,再到连接城乡味蕾与需求的 “融合场”,兴隆集市的意义早已超越买卖本身。联盟村的鲜果、朝元村的花椒找到了出路,市民的“土货情结” 有了归宿,脱贫户的日子更添奔头。升腾的烟火气里,既承载着农户增收的期盼,也延续着市民舌尖的新鲜,更架起一座城乡互助、共赴美好的坚实桥梁 —— 兴隆集市的生动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描摹出充满希望的动人图景。(记   者 刘   畅 张馨月 何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