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043843319783424
璧山网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
回到顶部
位置: >> 璧山网 >> 综合 >> 新闻详情
机械助农事 秋收仓满粮
来源: 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张思怡 2025-08-29 17:41:15

风吹稻谷黄,田间收割忙。眼下,八塘镇水稻陆续成熟,一台台收割机驶进田间,从精准机收到高效烘干,一条龙服务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近日,在八塘镇江兴村举行的2025年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培训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教学正在热烈开展。14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和农机手齐聚收割一线,共同学习机收减损关键技术。

“我们在收割过程当中,留茬的高度尽量控制在30公分左右。如果留茬的高度过低的情况下,会造成机器损坏,如果割得过高,会造成粮食大量抛洒。”农机专家巫正佰正在现场认真授课。

除了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巫正佰还带领学员们走进稻田,开展手把手实操教学。围绕机械调试、行走速度、割台高度等关键环节一一进行示范,让学员在真实作业环境中掌握技术要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老师讲得很清楚,很直白,我们实际操作后,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农机手钟志科高兴地说道。

收割环节结束后,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立即开展损失率现场监测,用数据评估此次机收减损的实际效果。

“今天培训的效果非常明显,经过培训,农机手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我们在田间监测,每0.5平方米的损失率低于国家标准,效果非常明显。”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监测员朱三林表示。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选择联合收割机抢收稻谷,不仅大幅节省人力物力,收割效率也显著提高,为稻谷及时入仓、避免霉变损失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天,在八塘镇江兴村的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一茬茬饱满的稻穗被收割机“尽收囊中”。目前,该村已完成水稻收割7万余斤。

“我们村今年共种植了600多亩水稻,目前已经成熟了70多亩,并在一天内协调收割机完成收割。剩下的500多亩属于晚稻,预计9月上旬成熟。我们已经提前联系好收割机,待成熟后争取在一周内完成全部收割作业,之后还将调用旋耕机,及时翻整土地,为下一季农作物种植做好准备。”八塘镇江兴村综合服务专干曹入山表示。

水稻收割完毕,稻谷及时烘干同样是确保丰收的关键。在八塘镇前进村一处烘干厂房内,机器正全天候运转,新收的稻谷源源不断运到这里进行烘干处理。

“现在已经进入农忙季节,风干房也进入了全天候的工作模式。我们这里一共有三台机器,24小时工作,每天可以风干80吨的稻谷,相当于100亩稻田的产量。”重庆国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八塘镇前进村农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田大泽指着烘干设备说。

据介绍,该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周边五十余里,主要针对稻谷、玉米、油菜、高粱等粮油作物,可提供烘干、筛选、除杂等一体化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水稻烘干除杂300吨,有效解决了种植户晒粮难、存粮难等难题。

据了解,八塘镇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15000余亩,已完成水稻收割面积13000余亩,其中水稻机收面积11000余亩,水稻机收率为84.6%。下一步,八塘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做好统筹安排,协调农业收割机对剩余2000余亩晚稻进行收割。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确保小春生产不误农时。

“近几年,借助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惠民政策,我区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出一批优秀的农机操作手,进一步降低了我区水稻机收损失率。”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苏永豪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农机老旧设备更新和农机手培训,加强农田和农机下田通道建设,确保农民粮食颗粒归仓。

(记者 冉杰 林光耀)